“这是什么鱼,这么好看!”台州临海渔民杨亦通在台州海域捕捞时,网到一位高颜值的不速之客,他带着惊叹拍下一段视频后,马上将它放生。
渔网捞上来一只白色的“豚”
【资料图】
杨亦通是浙临渔21768号的船老大,3月5日清晨6点多,他们的渔船在台州大陈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收网的时候,发现了一条灰白而特别的“大鱼”。
“当时就是觉得网里一个位置特别重,不太符合正常的重量。”他说,于是他和工友就到收网的位置查看,看到网里有一只类似海豚的动物。
“颜色是白色的,带点灰,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鱼。”杨亦通说,看到这条大鱼,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头江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他立即通知船员关闭了收网的机器,然后和船员一起小心翼翼将这头“大鱼”拉到船上。
这头“大鱼”身长1.2米左右,重量大约60公斤。因为身体不断扭动,几位船员抬着也比较吃力。
“根据我们老一辈渔民传下来的规矩,在海上捕到这类动物,必须要将它抬到船后面,厕所附近位置再放生。”他说,至于原因他也不清楚,所以,他和几位船员就根据渔船上的规矩,将这条大鱼放在筐里,抬到了船的后面。一位年长有经验的船员将“大鱼”放生,杨亦通用手机记录了放生过程。
从上船到放生,这头“豚”在船上的时间不到一分钟。
杨亦通说,今年是他从事捕鱼行业的第四个年头,过去三年,他和船员们也有几次打捞起奇奇怪怪的“客人”。
“以前拉上来过灰黑肤色的海豚,上个星期还拉上来过中华鲟。”他说,每次拉上来这些动物,他都没有让它们在船上停留超过一分钟。
“中华鲟在船头就直接放生了。”他说,毕竟是海里的动物,在船上待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死亡。
杨亦通是临海市桃渚镇人。他说在休渔季,桃渚镇政府会组织镇上的渔民们开会学习海洋上的保护动物的知识,他就是在学习会上听来的,因此对大多数国家保护的物种都铭记在心。
专家说是东亚江豚
浙江海洋大学生物馆的陈健老师认为,这是江豚的幼体或者亚成体。江豚有好几个种类,生活在长江里面的叫"长江江豚",浙江海域生活的江豚叫"东亚江豚",生活在南海海域的是“印太江豚”。而这一只正是“东亚江豚”。
之前在临海参与过瓜头鲸救援行动的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技术负责人刘全胜通过视频辨认后,也认为是“东亚江豚”。
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鲸目动物中最小的动物,通常只生长到150-190厘米。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没有背鳍,背脊具有很多角质鳞。总体灰白色,背面和侧面呈蓝色,腹部较苍白,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
东亚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的沿岸海域,包括台湾西部和福建东部沿海,中国东海北部、环渤海和黄海,韩国和日本水域。
台州海域并不是东亚江豚的传统栖息水域,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片海域?
专家认为,这只东亚江豚之所以会出现在台州海域,可能是因为气温回暖后,近海食物丰富,追逐食物而来。
橙柿互动记者 徐慧兴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