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40年是‘碳经济’时代,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时代。在这样的蓝海当中,我们如何以行动为‘双探’目标作出贡献?”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宋忠奎在以“碳”寻城市热生活为主题的美的全场景绿色供热解决方案发布会上提出这样的疑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热在满足采暖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低碳、高效、经济的需求。针对时代新要求,5月11日,美的楼宇科技在中国供热展期间,对外发布全场景绿色供热解决方案,其覆盖场景包括工业园区、区域能源站、农林牧渔、户式供热、小区及村庄供热、楼盘配套、商业综合体等,推动供热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美的全场景绿色供热解决方案发布仪式
热泵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恒谊表示,热泵作为清洁能源转型核心技术,与电动汽车相比,可实现减少更多化石能源排放。相关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只有21%减排体量,而热泵可以达到22%减排体量。
与传统的供热手段直接将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直接转化为电力的原理不同,热泵本身并不生产热量,而是在电力的驱动下,将热量移动到更被需要的地方去,被誉为热量的“搬运工”。也正因此,这一更加直接的转化过程避免了能量形态转化中的大量损耗,直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未来的十年,也被认为是热泵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
作为美的旗下专注于暖通解决方案服务商,美的楼宇科技以完善的产业链与丰富的产品线,持续不断地在园区、医疗、基建等领域推广应用。
图为美的多场景热泵解决方案
美的楼宇科技水机产品公司研发总监骆名文以工业为例,介绍了美的是如何根植用户需求,做到不同行业中热泵解决方案的创新。骆名文表示,工业碳排放占据全社会总量的近60%,同时具有较高的能源成本敏感性,因此要从降本增效出发,通过合理的系统匹配,采用高温螺杆热泵、空气源热泵与节能控制系统的组合,同时可融合余热回收系统。此外,针对工业场景有着较为复杂的运营管理,方案可结合美的自身研发的CPC智能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的温度条件,可单独或与低温空气源热泵耦合运行,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如今,美的业务涵盖了离心热泵、磁悬浮热泵、螺杆热泵、涡旋热泵等,覆盖不同制热量和能力段、多种热源利用形式的热泵产品,形成了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护城河。自“把复杂留给美的,让用户更简单”的品牌理念提出以来,美的供热解决方案持续成长,在不少领域落地。据悉,2022年,美的在中国中央空调出口总额中占比为29%,位列第一,其中仅空气源热泵产品的出口就同比增长超过160%,成为美的to B业务的重要增长极。
“碳”寻更多可能
绿色供热作为供热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推动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1年,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成立,并发布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基于iBUILDING打造的数字化底层能力,美的全系列热泵产品不仅能实现多个城市配套场景的深度定制,还能实时监控能源、温度数据,设备行为,供暖需求曲线,为用户降本增效。同时,智能识别系统情况,防止冻管、堵管、缺水、干烧等问题的发生。
美的楼宇科技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坐中表示,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已孵化出多个楼宇减碳方式,其中“光储热柔”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以iBUILDING数字化平台为底座,从建筑出发,重新定义着建筑楼宇的未来能力,通过暖通空调的建筑负荷感知与预测技术,系统可以精准进行预冷预热控制,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实现光伏-储能-热泵/空调等用能设施耦合控制。
图为:美的光储热柔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展区
光伏、热泵、储能不是简单的产品组合,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1+1+1>3的解决方案。如果说“柔性控制”是这套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那对于终端用户,它又能带来怎样的价值?对此,美的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是增加绿电的消纳,达到整体绿色低碳。柔性智能的方案能够更好地发挥算法能力,可以根据当地电价情况及用户用电曲线智能生成能源控制策略,光储热柔系统可以智能生成控制策略,利用峰谷电价、峰平电价,获取最大电价收益,光储的最优配置又使得光伏绿电100%自发自用,整体达到高效绿色低碳。
二是实现绿色低碳的运维。以服务区充电站场景为例,随着光储充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速服务区,柔性算法会结合电价情况、服务站用电曲线、新能源汽车充电数量,智能生成能源控制策略,实现服务站动态削峰增容,实现服务站绿色低碳运维。
三是降低终端业主的运营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整套方案可根据现场勘测、实际用电负荷、用电需求、空调热水需求、电价政策等内容,然后定制整套的光储热柔解决方案。在空调系统上,能够提供设备级、系统级的方案,能效较常规系统提高20%以上,为物业人员简化运维、方便管理;为消费者,我们提供舒适健康的购物体验,同时,降低城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的运营成本。
在上述场景的基础上,基于iBUILDING的柔性控制,也在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走向了虚拟电厂,走向更多的领域,实时负荷全面在线监测,及时进行需求响应,助推国家用电侧改革。(左宗鑫)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