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

跟着教授看枣庄非遗:丝线绒条编织栩栩小鸟

2023-07-07 10:59:36 来源:大众日报


(资料图)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了解枣庄非遗项目现状,大众日报枣庄站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刘娟教授一行赴枣庄各区(市)进行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手工业项目调查。为展示枣庄非遗之美,特策划“跟着教授看枣庄非遗”融媒系列报道,聚焦枣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台儿庄丝绒鸟工艺制品源于绒花制作,始于上世纪。当时因年景灾荒,济宁李氏一族为了维持生计,在上海学习制作绒花,由担货郎走乡串户沿街叫卖。李氏先辈李兴玉于1819年担货挑子来到台儿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台儿庄从事绒花手艺人达20人,他们不再局限于绒花的制作,凭借艺人们丰富的想象,尝试将绒条做成各种造型的鸟儿。六十年代初,绒花绒鸟的制作迅速发展,台儿庄邳庄镇成立了绒鸟厂,从业人员达46人。绒鸟厂成立后,丝绒工艺品生产制作技术有了明显改进,如用金丝代替铜丝、改进了粘合;同时品种更加丰富,为玩具、灯彩等产品做配套。这一时期与青岛外贸有限公司和枣庄外贸有限公司合作,配套生产出口玩具两百多种,其中小鸡出壳产品别具创新,在几片铁皮做成的蛋壳张开后,就有一只毛绒绒的小鸡出现,一时销路很好,当年绒花绒鸟产量23万打,产值52万元。

1998年,由于乡镇工业办改革调整,更换了厂长,丝绒鸟的内销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下降,造成停产、停业。为了不让丝绒鸟加工技艺失传,2000年原厂长李传玲带领二三十人在家继续从事丝绒鸟加工,不但传承了该项技艺,而且对丝绒鸟制作进一步改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丝绒鸟制作工艺。

绒花、绒鸟历史悠久,题材多取自民间喜闻乐见的事物,运用蚕丝、铜丝和染料,通过手工清洗、上色、劈丝、下条、打花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成色彩鲜艳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鸟类以及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孟令洋 报道)

关键词:


数字经济潜力加快释放

2023-07-07

动态来源:光明网

永和股份07月06日被沪股通减持4.43万股

2023-07-07

动态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4月应季蔬菜和水果有哪些?

2023-07-06

动态来源:南方养生网

北京将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更多场景试点应用

2023-07-06

动态来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事关低保!内蒙古《具体措施》出台

2023-07-06

动态来源:内蒙古新闻广播

教育